【在心中種下一點善】
回澎湖,最期待的就是回去看看以前帶過的孩子們,一確定機票後,立刻聯絡風櫃國小的校長,詢問可以回學校看大家的時間。
「校長覺得約平常日好,還是假日好呢?」我問。
「如果是平常日的話,可能畢業生們就不能參與了。」
於是最後我們決定約在週日下午,投完票的隔天便趕從望安回到馬公,校長還特地來港口接我。
一上了車,連忙詢問著校長這一年來學校的變化,聽到親海課程仍持續在進行,甚至多了復育珊瑚的新課程,既有趣又充滿意義,我感到既欣慰又佩服。(之前寫葉啟賢校長的故事寫到一半,這次想好好把他補齊,這個校長真的很了不起。)
一段時間不見,心裡還有點擔心,大家還記得我嗎?會不會我的想念只是單相思?
但還沒踏出車門,校門口便傳來孩子喧鬧的聲音:「是10!也變太多了吧!」
他們一如往常般,既害羞又熱情,我一靠近便故作驚慌的一哄而散,我毫不客氣地追上去給他們一人一個大擁抱。
「欸!!我好想你們!」他們有點不好意思地在懷中掙扎著,但我不管。
--
明明是星期天,全校40個學生,扣掉一年級的10幾位新生,還來了20多位,幾位畢業生也回來了,看著他們的笑臉,聽著熟悉的尖叫聲,端詳著他們的變化,長高了,頭髮長了,稚氣的臉龐變得更加清秀,不變的是我們對彼此的思念,我感到無以倫比的溫暖。
這天趁著回學校走走,也跟大家分享去日本丸森做志工的經驗,一起討論為什麼要當志工?自願去服務和被動的叫去工作,有什麼樣的差別?你想當志工嗎?你聽完有什麼樣的心得?又可以怎麼開始?
家羚第一個主動地站起來:「透過10老師的故事,我覺得我們可以從自己會的地方開始去幫助別人,現在社會主動去關心別人的人很少,所以我覺得10老師很棒!」
她俏皮的拋了個媚眼,給我比了兩個大大的讚!面對這種力挺,我也只好毫不客氣的讚回去👍👍
「說得很好,但是如果現在大家願意主動開始去幫助別人,做志工,這樣的人就變多了。你們願意一起成為這樣的人嗎?願意的舉手!」校長說完,底下小小的手便爭先恐後的在空中揮舞著。
我也補充道:「對呀!而且當志工的方式真的有很多種喔,上次我們去的時候,有一對從福島來的年輕人,大家知道福島之前發生核災嗎?其實他們這次風災也是受災區,但他們仍成為志工來幫助其他人,喜歡煮咖啡的他們,就在寒風中,送自己煮的咖啡給災民和志工們喝,溫暖了別人,就像家羚說的,我們都可以從自己擅長的事情開始做起。」
欣璦也站起來說:「我希望之後有機會可以跟著10老師去日本做志工,希望下次老師可以帶我去!」
「非常好,但是如果你想去,要靠自己的能力,把它當成一個目標來存錢,這樣如果10老師下次要再出發的時候,你就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了!」
聽著校長這樣回應,我有些吃驚,但也覺得很了不起,於是補充說道:「像我知道欣璦很會做甜點,之前也看過有小學生販賣自己做的餅乾,來存畢業旅行的旅費,如果大家真的有意願的話,也許我們可以一起來嘗試辦個小市集或什麼來籌旅費,我再跟校長討論看看。」她們笑著直點頭。
「最重要的是,不管我們擁有多少,年紀多大,都可以從關懷身邊的人事物,和我們擅長的事情開始做起,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。先從回家幫媽媽洗碗開始吧!」最後我們彼此給身旁的人一個大大的擁抱。
回到熟悉的宿舍,我翻著他們送的小卡片(還附帶一人一根棒棒糖),忍不住腦袋又開始轉,想著是否有這樣的可能,帶著我的孩子們,去協助他人的同時,認識一個更大更寬廣的世界,同時讓他們也成為自己家鄉的代言人呢?